前段时间,考研名师张雪峰离开北京上了热搜,让千万年轻人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
如今,张雪峰已是受欢迎的考研辅导老师之一,微博拥有600多万粉丝。
而他的愿望,也是帮助那些草根阶层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考研实现人生蜕变,在北上广深追逐自己的梦想。
有网友说,鼓励大家追梦的他,自己却先离开了。
在关于北上广深的吐槽里,多的是类似的感悟:挣多少钱才能睡得踏实?租房体验也太糟糕了、工作加班永无止境……
除此之外,拥挤的交通,令人疲惫的超长通勤也将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成本提到了最高。
即使身处一地,在北上广深,三五好友一年能聚上一次,都能算得上是过命的交情。
租房、通勤、出行、工作,几座大山压在每一个北上广深漂泊者的心头。
既然无力在北上广扎根,那就不要去了。
其实男神也知道在北上广生活是有很多不易和艰辛。
但以上这些观点其实仅仅代表一部分年轻人。
是什么样的年轻人呢?
首先家里得有资本可以让他退居到二三四线城市,起码能在老家供得起房子;
其次能在老家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保证衣食无忧;
最后是至少未来十年里不用考虑谋生。
但有很大部分年轻人达不到以上三点。
对于很多奔向北上广深的年轻人来说,哪怕不能在那里扎根、哪怕周周996、哪怕住在四五个人合租的公寓、哪怕挤地铁挤到怀疑人生,他们也非去不可。
因为他们无路可退。
在男神看来,对他们说不要去北上广,未尝不是「何不食肉糜」的再次翻版。
在北上广生活成本是大,工作压力也是肉眼可见,但这也意味更多机会更多选择,对大多数毫无家庭资本的年轻人来说前往一线城市工作是出人头地的优先选择之一。
01、工作选择更多
很多人留在北京的重要原因,是在这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比如我做互联网,虽然老家也有互联网公司,但跟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是两种概念。
曾去老家的互联网公司面试,问有没有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老板反问我:
“产品经理是干嘛的?”
这个老板的问题在他看来,没什么问题,因为他不知道产品经理是什么,依然可以当老板。
但却可以看出,因为氛围、文化、眼界的差异,尤其是互联网、广告、媒体等行业,很多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一旦回老家,可能意味着,要放弃已有经验,从零开始进入另一个行业。
北京不仅能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还拥有更多挑选行业的机会。
以我为例,刚开始做过酒店、留学咨询、广告等行业,但由于自己想法多,不喜欢循规蹈矩,经过几次转行后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果在小城市,基本没这可能。
而且在北京,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总部都在这,只要你努力,就有机会进入这些很酷的公司。
从百望山俯瞰后厂村
百度、腾讯、网易、新浪挤在同一个十字路口
有人会说,北京人才多,竞争激烈,工作不好找啊。
对于很多没想法,混日子的人来说这是对的。
但以我的经历来看,北京对人才选择的维度更多,你可以学历不高,专业冷门。
但你只要表现出一个闪光点,把这个闪光点放大,就能找到赏识你的人。
北京足够包容人才。
02、这里可以做自己
男神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相信在北上广深生活过几年的朋友都会有类似的感受。
故事主人公叫晓彤,她曾逃离过,但最终选择了回归。
大四那年,她在北京实习,刚入职时参与的团队就接到一个大项目,没办法,只好赶鸭子上架。
那时候走路都是带小跑的,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常态。
因为搞不定任务,一个人在楼道的拐角偷偷地哭,也因为领导的一个肯定嘚瑟很久。
后来,她租下了一间“员工宿舍”,所谓的“员工宿舍”就是里面的一间员工休息室,有一张小床,一张小桌子。
她跟我说,她每次回家打开角落里那扇门,就觉得这个小小的空间也装着她的梦想。
工作虽然坎坷,但也算顺利,晓彤以为她会就这样过下去,毕业,转正。
没想到父母的到来打破她的理想,最终她无奈地递交了离职申请,打包好袋行李,回到了那个北方三线小城。
很快家里给她找了一份在国企的工作,拿着3000块的工资,每天清闲的要命。
她变成了千千万万小王、小吴、小李中的一员;老板也不再是可以一起开玩笑、直呼姓名的存在。她不再发表意见,不再报名各种互联网课程,整个人都颓了。
直到半年后,她终于受不了,和父母摊牌,又重踏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现在,她在北京已经两年了,和朋友合租,过得不奢华但很自由。没人再跟她催婚,老板不会让她端茶送水,有能力自然被认可。
她学会了更聪明地生活,一个人也能好好照顾自己;她看到了这个城市更多样的人物故事,从不同人身上学习也反思;她拥有了更多优秀的朋友,他们谈论的是个人提升,而不是柴米油盐几套房。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在北上广打拼的理由吧,可以做自己,有更多的空间更多的自由。
03、最后想说的是
人各有志,不管你在小城市生活,还是去大城市闯荡,没有高低之分。
只要承担选择的后果,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令人尊敬的人生。
最怕的是既渴望大城市的精彩,又觉得太苦太累。
留在小城市,又觉得无聊枯燥,一眼到头。
既创造不了杰出,又不能接受平凡,缺乏改变的勇气,更没有安贫乐道的恬淡。
最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路荷尔蒙退散,成为自怨自艾、妄自菲薄的中年人。
其实都21世纪了,无论前浪还是后浪都会有机会去面对无数的机遇,只不过有人天生拥有,有人需要经历风雨。
是否要去北上广这道题,对每个年轻人来说因为出身、学历、个人经历等原因都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我们未必要在大城市待一辈子,但年轻时,还是建议你去体验一下。
它能给你最重要的,绝不是外表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而是让你受益终身的见识、视野、格局。
即使最后选择离开,也能坦然面对自己:我曾在最好的年华,见过最美的烟火。